最近,部分社交平台上大量流传着“善意提醒”,称有一种叫“草莓瘟”的病,孩子吃了草莓后会发烧、咳嗽、上吐下泻,还有人说“草莓上农药残留量大”“草莓带有诺如病毒”“大棚里种出来的草莓是反季水果”,建议大家近期不要吃草莓。这可吓坏了不少家长,有人甚至连夜把草莓扔进垃圾桶。
但经核查,这些说法都违背农业常识,是严重误导他人的谣言。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植物科学系主任、草莓团队负责人连红莉研究员指出,在种植草莓时,仅在定植草莓苗时会用少量农药,目的是杀死苗可能携带的病菌,且相关农药不会影响食用安全。从草莓开花到果实成熟的30至45天里,不会使用农药。因为花期打药会影响果实品质,而果农通常用蜜蜂授粉,打药会导致蜜蜂死亡,影响授粉和结果。所以,草莓整个生长期主要采用绿色防控,上海农业农村部门还有严格的抽查抽检制度,能保证草莓安全。
那为什么有网友觉得“一吃草莓就生病”呢?一方面,草莓在采摘、包装、运输等过程中可能被污染;非地产草莓储存不当,也有微量细菌繁殖的风险。另一方面,食用者本身的卫生习惯也可能影响健康。以诺如病毒为例,它主要通过粪口传播,并非如部分网民猜测的“草莓使用粪肥,所以有诺如病毒”,很多草莓种植基地根本不用粪肥,食用者感染诺如病毒,很可能是吃草莓前接触过污染物,没清洁双手就吃了草莓,导致“病从口入”。
专家建议,清洗草莓后再食用。方法很简单,无须摘掉草莓蒂,用自来水冲洗后,再用清水、淡盐水或淘米水浸泡5分钟,再冲洗一下就能放心吃。此外,也不宜过量食用草莓,草莓含有一定膳食纤维,表面细籽不能被肠道消化吸收,会刺激肠道蠕动,有通便作用,幼儿、老人等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腹泻。
对于大棚草莓,它并非反季水果,而是现代农业根据草莓生产特性采取的合理种植方式。现在温室技术和栽培管理技术发展了,解决了冬季温度和湿度不适宜草莓生长的问题,草莓能在冬季自然开花结果,口感比露地栽培的更浓郁香甜。至于有些草莓长得畸形甚至空心,这与激素或膨大剂无关,果实畸形可能是花芽分化、授粉不良、品种特性、环境不合适等原因,空心草莓往往与品种有关,或是生长中肥水充足、生长速度过快导致的。
目前,上海地产草莓已进入上市高峰期,价格也较为亲民。大家可别被谣言误导,放心享受草莓的美味。
导出文章图片原创文章,作者:suxiaosu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leshet.com/93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