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浙江宁波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:55岁的贺师傅因感冒低烧前往小诊所输液治疗,最终竟被确诊为尿毒症。
贺师傅平时体质尚可,虽患有糖尿病,但通过药物控制,体检基本正常。4天前他因着凉感冒、低烧,便选择了附近的小诊所。诊所为其使用了左氧氟沙星、布洛芬、泰诺和阿昔洛韦等药物。两天后,感冒症状有所好转,然而新的问题却接踵而至。贺师傅发现小便明显减少,从平时每天4 – 5次变为1天1次,且尿量极少,脸和双腿也迅速浮肿,还伴有乏力、恶心、胸闷等症状。
贺师傅赶紧前往北仑区人民医院急诊。检查结果令人震惊,他的血肌酐高达1455umol/L,超出正常上限14倍,被诊断为肾衰竭已发展至尿毒症。肾内科医生王竹君解释,布洛芬和泰诺都含有非甾体抗炎药成分,这类药物虽能快速解热、抗炎、镇痛,但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;阿昔洛韦虽是常用抗病毒药,但其肾功能损伤的副作用常被忽视,尤其在输液滴速过快时,可能引起肾衰竭和无尿状态。
贺师傅入院后两天仍无尿,医生为其进行了血液透析。幸运的是,两周后他的尿量逐渐增多,肾功能恢复正常。
这起事件并非个例。此前河南郑州一名32岁男子因感冒到小诊所输液后,也被确诊为尿毒症。有数据显示,我国每年因不当输液引发并发症超40万例,慢性肾病患者超1.3亿,其中约10%的病例与药物滥用直接相关。基层诊所普遍存在“三素一汤”(抗生素 + 激素 + 维生素 + 葡萄糖)治疗乱象,普通感冒被过度医疗的情况时有发生。
这起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。大家在选择就医时一定要谨慎,尽量前往正规医院,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。同时,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小诊所的监管,规范其诊疗行为,保障群众的就医安全。
导出文章图片原创文章,作者:suxiaosu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leshet.com/92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