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,智能驾驶正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加速向我们走来,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变革愈演愈烈。
在市场上,各大车企纷纷发力,智驾的热度持续飙升。2月10日,比亚迪宣布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“天神之眼”智驾系统,这一突破性举动让美国特斯拉感受到了竞争的紧迫感。此外,长安“北斗天枢2.0”计划提出,未来3年将推出35款数智新汽车;吉利发布基于AI“世界模型”等打造的“千里浩瀚”智驾系统。行业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乘用车自动驾驶的渗透率超五成,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预计,这一数字到2025年底可能会上升至65%左右。
技术层面上,也取得了诸多突破。激光雷达价格大幅下降,2024年曾售价8万美元的64线激光雷达,被华为用半导体工艺压到200美元,多传感器融合系统让误判率大幅降低。AI驾驶脑也迎来“顿悟时刻”,特斯拉FSD V12版本改用纯神经网络决策,百度Apollo的“黑匣子透明度计划”让AI的决策可解释性增强。5G车路协同打破“上帝视角”禁区,工信部新规还将改造9.6万公里智慧道路。
在今年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(CES 2025)上,宝马集团、本田汽车、丰田汽车等车企纷纷展示智能驾驶相关成果。宝马集团首发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——BMW全景iDrive和新世代操作系统X;极氪汽车宣布与高通深化合作共同研发面向未来的智能座舱。
与此同时,智能驾驶也面临一些挑战。比如“幽灵刹车”问题,美国NHTSA数据显示,2023年Q2特斯拉Autopilot相关投诉同比激增273%;黑客攻击也暴露出致命漏洞,国家网信办紧急出台《车联网安全标准》。
不过,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链的协同发展,智能驾驶必将为我们带来更加安全、便捷和个性化的出行体验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智能驾驶将成为日常交通出行的常态。
导出文章图片原创文章,作者:suxiaosu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leshet.com/81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