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“封疆之界”这个词语里,“疆”主要有以下两种常见释义:
一是指界限、边界。从其造字法来看,“疆”从土,从弓,从畺(jiāng,田界),从“弓”表示以弓记步,即以弓来丈量土地,本义就是田界。《说文》中提到“畺,界也。从田,三其界画也。指事” ,就说明了这一点。在古代文献里有诸多体现,像《礼记·月令》中“﹝孟春之月﹞王命布农事,命田舍东郊,皆修封疆” ,这里的“封疆”就是指聚土而成的界域标记,“疆”为边界之意;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“为田开阡陌封疆,而赋税平” ,张守节正义注解“封,聚土也;疆,界也:谓界上封记也” ,同样表明“疆”是边界。
二可引申为疆域、疆土。古代帝王分封土地,将某一地区交给臣子管理,这一片区域就是“疆”所涵盖的范围。如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记载“诸公之地,封疆方五百里” ,这里的“封疆”描述的是分封给诸侯的土地范围,“疆”就是疆域、疆土的意思;《荀子·子道》“昔万乘之国,有争臣四人,则封疆不削” ,“封疆”代表的是国家的领土,“疆”也是疆土之意。
“封疆之界”中的“疆”无论是理解为界限,还是疆域、疆土,都和古代的土地划分、管理以及国家领土的概念紧密相连,反映了当时的政治、社会状况。
导出文章图片原创文章,作者:suxiaosu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leshet.com/162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