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“东北的夏天被偷走了”“再有四个月就供暖了”等调侃冲上热搜。往年此时已换上短袖的东北人,今年却还裹着春装。哈尔滨5月最低气温一度跌破4℃,长春6月初最高温仅20℃出头,辽宁网友戏称:“南方人在避暑,我们在找夏天”。东北的夏天究竟去哪了呢?
首先,冷涡“捣蛋”是东北入夏失败的元凶。冷涡如同高空中的“冷空气漩涡”,携带寒流南下,压制气温回升。例如,哈尔滨5月中旬最低温仅3.8℃,背后正是冷涡的“杰作”。而冷涡活动异常活跃,与西风带的剧烈波动有关。今年春季,西风带频繁“抖动”,导致冷空气一波接一波入侵东北。
其次,这看似反常的“凉夏”,实则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紧密相关。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研究发现,东北植被物候因气候变暖而延长,反而通过生物物理反馈降低了地表温度,形成“降温效应”。此外,气候变暖加剧了大气环流的不稳定性,极端天气频发,冷涡与暖脊交替登场,让东北气温“过山车式”波动。
不过,东北的夏天不会“缺席”,只是“迟到”。从历史数据看,东北入夏时间本就偏晚,通常要到6月中下旬才真正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夏季。气象观测表明,东北夏季的总体升温趋势并未逆转。未来,东北还是会迎来升温,炎热的夏天迟早会来,但也要警惕冷暖快速转换可能引发的极端天气。
导出文章图片原创文章,作者:suxiaosu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leshet.com/12609.html